
這是繼2013年7月26日發布穩定外貿增長的 “國12條”(國辦83號文)后,國務院今年第一次出手“穩外貿”。
與“國12條”更注重短期提振相比,新“國16條”更注重長期結構調整。如果說“國12條”對外貿企業影響最為直接的實際可操作條款是第一項 “調整出口法檢費用和目錄”,那么新“國16條”文頗引外貿企業關注的則是加工貿易目錄的修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發現,新“國16條”突破了以往穩外貿政策偏重于貨物貿易的局限,首次提出“支持服務貿易發展”。
新版加工貿易目錄年內出臺
這次新“國16條”第2項措施就是:“提升加工貿易,修訂加工貿易禁止類和限制類商品目錄,完善加工貿易政策,創新加工貿易模式,加大加工貿易梯度轉移力度,形成沿海地區轉型升級、內陸地區有序承接的新格局。”
加工貿易是中國外貿最初的發生和興起方式。
改革開放初期,東莞和珠三角最先出現“三來一補”的貿易方式,即來料加工、來件裝配、來樣加工和中小型補償貿易。除了“來樣加工”之外,其他三類都屬于加工貿易范疇。
以對外加工裝配貿易、中小型補償貿易和進料加工貿易為主的加工貿易,是由最初吸收外商投資的產業結構決定的。中國通過這種方式創造外匯、吸收勞動力就業、嵌入全球產業鏈、承接外國產業轉移。
但長期的貼牌代工(OEM,加工貿易的低端形式)造成中國制造只停留在組裝和初級加工層面,品牌和營銷渠道的短板使得中國制造盈利較低,一些勞動密集型外貿企業利潤率只有2~5個百分點,匯率稍微一波動,盈利和生存便大受影響。
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倒逼中國外貿調結構。在這種情況下,反映國內市場的一般貿易在整個貿易中占比開始提高。
根據海關統計,今年前4個月,中國一般貿易進出口4.46萬億元,增長6.4%,占外貿總值的55.1%;加工貿易進出口2.55萬億元,下降6.5%,占外貿總值的31.5%,
“加工貿易并不是無利可圖,也不是落后的代表。”廣東一家大型國有外貿企業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ODM(委托設計)和OBM(代工廠經營自有品牌)有很大的空間可挖。他并不認為全面鋪攤子在目前資金緊俏的環境下是最優選擇。
“畢竟,加工貿易是我們的強項和優勢,我們的創新和拓展盈利能力是在老傳統的基礎上,而不是推倒重來。”他說。
目前,商務部正就加工貿易目錄調整征求地方、部門和行業企業的意見。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說,目前加工貿易按照“負面清單”實行商品分類管理,并定期發布加工貿易禁止類和限制類目錄。現行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中,共有1803個10位商品編碼,限制類目錄共500個10位商品編碼。
1999年以來,商務部根據形勢變化已先后10余次調整加工貿易禁止類和限制類目錄。
最近一次調整是在2010年9月。商務部和海關總署根據《國務院關于做好節能減排工作的要求》,對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進行調整,44個10位商品編碼增列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
據一位知情人士介紹,新版目錄將在下半年出臺,新版目錄調整將“有增有減”,一些礦產類將從禁止目錄里調出,而污染類還將繼續調進。
以服務貿易促貨物貿易發展
在外貿形勢復雜嚴峻之時,國務院會出招“穩外貿”。
今年前4個月,外貿進出口止跌微升。“在發達經濟體緩慢復蘇,新興經濟體增長動力趨弱的背景下,我們對全年外貿形勢不敢掉以輕心。”沈丹陽說。
在這種形勢下,新“國16條”出臺的新一輪穩外貿一攬子政策,不僅包括原有的進一步完善貿易便利化、財稅、金融政策,還首次提到了“支持服務貿易發展”。
支持服務貿易發展是新 “國16條”的第三條措施:“充分利用現有專項資金政策,加大對服務貿易發展的支持。逐步擴大服務進口。結合營改增改革范圍的擴大,對服務出口實行零稅率或免稅,鼓勵服務出口。鼓勵政策性金融機構在業務范圍內加大對服務貿易扶持力度,支持服務貿易重點項目建設。建立和完善與服務貿易特點相適應的口岸通關管理模式。”
“中國貨物貿易出口大而不強的局面怎么改變,重要的出路之一就是提升中國服務。”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在5月5日回答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說。
營銷網絡不健全、品牌不夠強被認為是中國貨物出口的短板。“我們是制造業大國,但是我們的營銷網絡相當滯后。”姚堅舉例道,中國向西方和非洲出口的假發,出口價是60、70美元,但到美國或者非洲市場后就翻十倍,變成600、700美元,“這背后就是營銷的問題”。“如果說我們過去二三十年是以勞動密集型的消費品出口為主的話,下一步走向貿易強國,大量的將是資本品的出口。”姚堅說,“李克強總理在歐洲推薦的高鐵、電站都需要金融服務的支持,它的背后也是服務。我們成為貿易大國了,我們的貿易摩擦大量增加,貿易摩擦的應對需要大量的專業服務、會計服務、律師服務等等,背后也需要中國服務的支撐。”
姚堅說,與中國商品出口有關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對中國由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而言至關重要。
1、羅茨鼓風機集成:
(1) 機殼
軸:碳鋼45#;齒輪:35CrMo;
殼體、墻板、聯軸器、軸承座、側蓋均選用HT200灰鑄鐵。
(2) 葉輪
末端輸出軸承應為圓錐滾柱軸承,使用壽命超越250,000小時.
齒輪在額外功率下運轉時,使用壽命超越20年以上。
變速箱應干燥,變速箱油位以下的活動部件之間無封口,根絕漏油。
一切齒輪和軸承選用油槽光滑。
一切齒輪箱應在工廠內進行壓力滲漏試驗。
(3) 進口(或出口)導葉機構
(4)集成式增速齒輪
鼓風機集成式增速齒輪及附件經外表淬火處理的鍛造合金鋼制作并經精密研磨而成,齒輪的效勞系數至少為1.8。
(5)光滑油體系
每臺鼓風機應配有獨立的供油體系
光滑油體系應包括油箱、過濾器及其他部件。
油箱與機體合為一體,應有滿意的容積及適當的出氣口和過濾器,在正常供油量情況下至少滿意3分鐘的持續供油時間。
每臺鼓風機應配有一臺油冷卻器,選用水冷方式并裝置在鼓風機底座上。水冷式冷卻器應配有流量操控閥和電磁開關閥,在隔音罩外預留自來水接頭及排口.
當鼓風機環境溫度可能低于10度時,應提供油加熱體系。加熱器和溫控器裝在油箱上,并將信號與其操控柜相銜接。
(6)聯軸器
鼓風機與電機的銜接應選用鍛鋼彈性間隔式雙片聯軸器。聯軸器應能傳遞一切工況下的功率并具有至少1.5的安全系數。
(7) 底座及裝置地腳
每臺鼓風機機應配有一個公用底座,底座由成型鋼材制成。
(8) 配用電機
每臺鼓風機應配有定轉速的鼠籠式感應電動機。
電機功率應等于或大于整個描繪工況范圍內的最大負荷值
羅茨風機銷售維修18954110001孫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