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目前用于紡織印染廢水處理的主要方法有物化法、生物處理法、化學處理法以及幾種工藝結合的處理方法,而廢水處理中的預處理主要是為了改善廢水水質,去除懸浮物及可直接沉降的雜質,調節廢水水質及水量、降低廢水溫度等,提高廢水處理的整體效果,確保整個處理系統的穩定性,因此預處理在紡織印染廢水處理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紡織印染廢水特點-用水量大、色度大、有機污染物含量高、堿性大、水質變化大、pH值變化大等,屬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廢水中含有染料、漿料、助劑、油劑、酸堿、纖維雜質、砂類物質、無機鹽等。
紡織印染廢水處理中預處理方法:
1.物理法-有自然沉淀法、吸附法等。紡織印染廢水中的懸浮物大多是有機物,比重與水相近,粒徑一般不大于10微米,沉降速度極慢,可先采用自然沉淀法去除粗粒沉淀物,然后進行藥劑絮凝沉淀。吸附法主要是處理廢水中溶解的污染物和脫色。采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活性硅藻土、粉煤灰等。目前采用較多的是粒狀活性炭。采用活性炭吸附法一般應有前處理設施,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高分子污染物(如漿料、表面活性劑、蛋白質、油脂)等物質,以免污染活性炭而降低它的吸附能力。
2.化學處理法-有中和法、混凝法和氧化法。中和法在于調節廢水的酸堿度,還可降低廢水的色度,使廢水中部分溶解性染料變為易沉淀析出的物質,以提高生物處理效果。混凝法是通過投加混凝劑進行絮凝沉淀的方法,去除分散染料和膠體物質,可減少色度90%,去除COD50~70%。氧化法可分為曝氣氧化法和氧化劑氧化法。曝氣氧化法是將空氣直接通入廢水槽,以氧化廢水中還原性物質,使硫化染料和還原染料沉淀下來。此法一般不單獨使用,而作為需氧生物處理和混凝處理的前處理。氧化劑氧化法是用氧化劑如氯、次氯酸鹽、臭氧、過氧化氫等在水中通過氧化作用去除廢水中的染料,降低廢水中的BOD和COD值。近年來,采用臭氧作氧化劑效果較好。臭氧的氧化能力強,能有效地破壞某些染料的發色基團而使廢水脫色,并能氧化降解一些難生物降解的有機化合物,而且不增加污泥量。
3.生物處理法-采用活性污泥法中的完全混合型較多。也可采用生物轉盤、生物轉筒、生物接觸氧化池和氧化溝等方法。生物法可去除BOD85~90%詳情請參考藍晨環保相關技術文章及工程實例。
由于紡織印染廢水是一種水量大、色度高、組分復雜、水質變動范圍大、溫度高的難處理有機廢水,通過大量的工程實踐證明,紡織印染廢水的綜合治理工藝路線中廢水的預處理工藝是非常重要的,它關系到整個系統的穩定運行和達標排放,同時也涉及到運行成本的高低,廢水進行預處理后可大大改善廢水水質,有利于紡織印染廢水進行進一步處理,最終達到去除污染物之目的,為了提高出水水質,以達到排放標準或回用要求,往往需采用各種方法聯合處理,因此預處理工藝在紡織印染廢水處理中是必不可少的關鍵技術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