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于回轉窯熟料煅燒的高溫離心風機和常規風機的維修相比有很大區別。
1)調整電動機、液力偶合器、風機之間的聯軸器時,運用以下2種方法進行找正都是不妥的:
①借助輔助平塊用塞尺測量徑向和軸向跳動;
②兩半聯軸器不接觸,用百分表固定于靜止半聯軸器上,讓探頭測量另一旋轉半聯軸器的徑向和軸向跳動。
原因分析:
章丘鼓風機 高溫離心風機聯軸器找正精度要求很高,必須保證其正常運行狀態的同軸度在0.05mm以內。用以上2種方法找正,因聯軸器本身的加工誤差和表面污物的影響, 其實際同軸度值往往會超出正常范圍幾倍甚至十幾倍,使風機產生嚴重的振動。方法①一般用于聯軸器的粗找或要求不高的場合,不宜用于高溫風機找正;方法②沒 有消除外形誤差影響,依然滿足不了高溫風機的運行要求。
正確做法:
用2~3顆螺栓暫時聯接兩半聯軸器,讓其同步旋轉,用3塊(快速找正法)或2塊百分表分別測量其徑向和軸向跳動值,最終調至規定要求范圍。
2)雖用上述方法找正聯軸器,同軸度也控制在0.05mm以內,但沒有注意風機、液力偶合器和電動機中心線冷熱態的膨脹差值影響。或雖注意了,但誤以為風機運行狀態溫度高,故其冷態中心線應低一些。
原因分析:
高溫風機在正常運行狀態,液力偶合器溫度(可達80℃)要高于電動機和風機軸承座(油泵潤滑),其熱膨脹量也相應高一些,故冷態時中心線必須調低一點。絕對不能把風機葉輪所處的高溫環境作為中心高熱膨脹計算依據。
正確做法:
為了保證熱態正常運行時風機、液力偶合器、電動機中心線理論上成一直線,在冷態找正時有意讓液力偶合器中心線比電動機和風機中心線低一個膨脹差值Δ,一般地,Δ取0.1~0.2mm
3)在裝回風機軸承端蓋(上、下共8片)時,將固定端和自由端端蓋裝錯。
原因分析:
為了適應風機軸高溫環境引起的熱膨脹,制造廠家在尾部設計了非定位軸承。要求安裝時定位軸承嚴格定位,自由軸承膨脹側不可限位。如果互換安裝,則限死了軸的自由伸縮,極有可能造成設備事故。
正確做法:
根據軸承端蓋插入部分凸緣的長短,把帶最短凸緣的上、下兩半端蓋裝在最遠側。同時,確認其它端蓋定位可靠,不因密封圈厚薄原因而定位不良。
4)在找正設備時,采用擰緊或放松地腳螺栓的辦法,去“湊”有關精度要求。或雖用墊鐵調整,但把墊鐵加在電動機或液力偶合器與底板之間。
原因分析:
擰緊放松地腳螺栓會造成各個地腳螺栓預緊力不均勻,在運行中容易使個別地腳螺栓受力過大而遭破壞,而且在日后運行維護過程,再次緊固時,極易把調好的安裝尺寸破壞掉。電動機及底板、液力偶合器及底板應視為一整體,墊片只能加在底板與基礎墊鐵之間。
正確做法:
采用墊鐵調整安裝尺寸,把墊鐵加在底板與基礎墊鐵之間,且擰緊各地腳螺栓時,保證螺栓受力基本均勻。
5)風機軸承采用油泵供油潤滑,正常運行軸承一般不會失油,故當甩油環損壞后,因安裝不便而懶于補裝。
甩油環的作用在于遇到意外停電事故或油站短時故障而不能正常供油時,油環可從軸承箱內的油池里將油提起,以供給軸承一定的油,保證其繼續轉動而不受損。所以一定不能缺少。
1、多級離心風機電流過大的原因及相應處理方法有哪些?
答:原因如下。(1)填料壓得太緊。
(2)轉子部分與固定部分摩擦。
(3)供水量過大。
處理方法如下。(1)放松填料壓蓋。
(2)檢查、調整轉子間隙。
(3)調小出口閥門,減少流量。
2、多級離心風機軸承溫度過高的原因及相應處理方法有哪些?
答:原因如下。(1)油量不足或油不潔凈。
(2)軸承間隙太小。
(3)電機軸與泵軸同軸度超過規定。
處理方法如下。(1)加油或清洗軸承,換油。
(2)刮研軸瓦,調整間隙。
(3)找正聯軸器。
3、多級離心風機運行過程中振動大的原因及相應處理方法有哪些?
答:原因如下。(1)電機軸與泵軸同軸度超過規定。
(2)泵軸彎曲或轉子不平衡。
(3)葉輪中有異物或葉輪摩擦。
(4)轉子與殼體產生摩擦。
(5)軸承間隙大。
(6)底座螺栓松動。
處理方法如下。(1)找正聯軸器。
(2)校直軸,轉子做動平衡。
(3)清掃葉輪或更換葉輪。
(4)調整轉子與殼體間隙。
(5)調整間隙或更換軸承。
(6)緊固底座螺栓。
4、多級離心泵運轉中機械密封泄漏的原因有哪些?
答:(1)密封端面不平行。
(2)軸或軸套磨損。
(3)泵軸彎曲。
(4)動、靜密封環端面腐蝕、磨損或劃傷。
(5)靜環裝配歪斜。
(6)彈簧壓力不足。
(7)軸向竄動量過大。
5、多級離心泵運轉中機械密封泄漏應怎樣處理?
答:(1)研磨密封端面或更換密封環。
(2)修復或更換磨損件。
(3)校正或更換泵軸。
(4)修復或更換動、靜密封環。
(5)重新裝配靜環。
(6)調整彈簧壓縮量或更換彈簧。
(7)調整軸向竄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