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統
就地控制箱1臺(包括2臺立式槳葉分離機、2臺風機、1臺砂水分離器)。控制箱防護等級IP65。控制箱箱體材質SUS304。
控制為就地集中手動按鈕控制和遠程控制,砂水分離器、風機聯動,并配有與 全廠自動監控系統(PLC) 聯接的接口:控制設備的啟動、停止,返回設備的手動/自動、運行/停止、事故及報警等狀態信號。
箱內電氣元件應采用ABB、SCHNEIDER或SIEMENS產品,箱內端子排應采用鳳凰端子并至少留有20%以上的余量。
2.5.5 設備的防腐
不銹鋼部件加工完后對其進行表面鈍化處理。包裝前對機加工面按 GB4879 標準要求做防腐處理。
運輸、安裝過程中涂層破損,嚴格按涂裝工藝進行修復 , 其質量水平不低于原涂層的質量水平。
2.5.6 設備的可靠性及耐久性要求
設備無故障運行時間在 2年以上,整機使用壽命在10年以上。減速機、軸承使用年限不少于5年,電器裝置不少于3年。
2.5.7 供貨范圍
2套裝配完整的沉砂池除砂設備,每臺包括:立式槳葉分離機、空氣沖洗裝置、吸砂管。
羅茨風機2臺。包括鼓風機本體、底座、防振橡膠襯墊、機械傳動裝置、進口過濾消音器、壓力表、安全閥,出口消音器、排出管撓性接頭等組成。
1套裝配完整的砂水分離器,每套包括:驅動裝置、輸送槽、螺旋葉片、耐磨襯條、箱體;管道從出水管法蘭口為止。
就地控制箱1臺(包括2臺立式槳葉分離機、2臺風機、1臺砂水分離器)。
控制箱至各設備間電纜、設備間連接管、配件及緊固件。
提供正常運轉3年所需的備品備件、易損件及專用工具,并提交詳細清單,供業主審查確定。
2.5.8 制造商需提供資料
(1)提供就地控制箱電氣控制原理圖
(2)提供所有主要外購件的產品合格證
(3)提供設備的土建尺寸及安裝要求
(4)設備操作運行及維護手冊
(5)出廠前設備的各種測試報告
2.6 絮凝攪拌機
2.6.1 主要技術參數
設備類型 功率(kW) 水池尺寸(m) 有效水深(m) 轉速(r/min)
1 混合攪拌器 N=2.2kw 1.2×1.2×4.4(H) 3.6 130
2 漿葉式攪拌機 N=0.37kw 3.5×3.5×5.55(H) 4.75 3.9
3 漿葉式攪拌機 N=0.25kw 3.5×3.5×5.55(H) 4.75 2.5
4 漿葉式攪拌機 N=0.18kw 3.5×3.5×5.55(H) 4.75 1.8
注:技術參數表中設備功率僅供參考,投標人可根據運行條件和設備情況做相應調整。
2.6.2 主要結構及技術要求
2.6.2.1 總體技術要求
(1)設備應為立式機械攪拌機。
(2)攪拌機機座安裝在絮凝池池頂橋架上,葉輪采用懸吊式設計,所有池內零件如葉輪、軸等都應在水流運行條件下,從池頂拆出、裝入。
(3)軸、漿葉應通過軸承支承于橋架上,而不應直接于減速機相連。
(4)整機應能分段安裝和拆卸,并設計有便于分段拆裝的結構,但電機及減速裝置必須為組裝在一起的成套裝置。
(5)攪拌機應能在環境溫度-10℃~40℃,pH=5~10時滿負荷連續運行。在額定負荷條件下運行。
(6)設備在操作轉速下運行必須平穩、無振動,與臨界轉速比<0.8,電機減速箱溫升不得超過規定值。
2.6.2.2 主要構件要求
A.電動機及減速裝置
(1)電動機材質及性能應符合《旋轉電機基本技術要求》GB755-87標準,ASTM及IEC頒發的相關的技術標準。
(2)電動機應適合380V、3Ph、50Hz電源操作,電機定子繞組和定子引線的絕緣等級至少為F級,外殼防護等級IP55,立式安裝。
(3)電動機設計應是高效的,能在沖擊載荷情況下運行,其額定功率應大于攪拌混合器設計軸功率的1.15倍,但不超過1.3倍。
(4)齒輪箱箱體材料應為鑄鋼或等效材料,堅固結實,鑄造不容許出現裂紋、氣孔等現象。
齒輪箱應是專門為攪拌而設計,箱內輸出軸上下軸承必須采用兩個滾柱止推軸承。
(5)齒輪減速、平行軸設計及全密封油浴潤滑結構,齒輪箱的轉動效率不低于95%。
(6)減速裝置在各種設計工況下,應能傳遞操作所需功率,并能承受攪拌軸傳遞的負載;所有齒輪應有保護措施以避免沖擊載荷。
(7)潤滑系統應絕對可靠的向齒輪和軸承連續供油,不能另設油泵,齒輪箱油位應通過牛眼視鏡或油位標尺來查看;齒輪箱軸承的潤滑也可用潤滑脂,但用潤滑脂的軸承應設有補充油脂的油標,不允許封死。
(8)裝置外殼應防塵、防油漏,可采用攪拌軸周圍設置油壩的方法來防止輸出軸部位漏油。
B.攪拌軸的支撐
(1)攪拌軸的支承不得伸入池內,應能承受攪拌軸和葉輪的重量,并可承受操作所需的扭距、彎距及軸向負荷;支承型式應保證攪拌混合器操作時,軸大部分偏轉力不傳遞到減速器齒輪及軸承上。
(2)攪拌軸的支承軸承應是油脂潤滑,并設有補充油脂的油杯。
C.攪拌軸和漿板
(1)攪拌機軸加工時要進行矯直、磨光和表面或退火處理。
(2)攪拌軸有足夠的扭轉和彎曲剛度;軸的拉伸應力計算值應低于其材料拉伸屈服應力值至少3倍,而剪應力計算值應低于材料剪切屈服應力值至少3.5倍。
(3)聯軸器位于齒輪箱下部,拆卸軸時不影響齒輪箱;拆卸軸時,不允許齒輪箱內件暴露。
(4)每組攪拌機漿板為4~6塊,漿板面積為水流截面積的10%~20%,具體設置可根據情況做適當調整。
用于生物處理池中進行污泥及混合液回流。混合液濃度為0~8000mg/L,水溫為0~40℃。
2.8.1.1 整機結構性能:
回流泵應適合在污水中工作。回流泵應可以在全浸沒的條件下連續運行、間歇運行和長期停止狀態后恢復運行,回流泵在整個運行過程中須保持無振動平穩運行,無故障運行時間至少為10000小時。回流泵應可以每日24小時連續運行。
回流泵的安裝位置應符合招標圖要求。
2.8.1.2 主要結構
(1)導軌系統
導軌系統應由導桿和起吊裝置、底部支座等組成,電機裝在托架上。可自由調整回流泵的提升和下降,并無須排空水池情況下拆卸和安裝回流泵。回流泵全部的重量受力在它的支架上,此支架承受回流泵形成的推力。
起吊裝置應為可移動式,裝于池側工作平臺上,含專用起吊鉤及不銹鋼絞輪,省卻了回流泵上的起重鏈條。可移動使用,多臺共享。
(2)殼體
回流泵電機和軸封的殼體應由不銹鋼316制造,殼體厚度足以承受荷載,其表面應平整無氣孔,轉動頭部呈流線錐型。結構緊湊。
(3)螺旋漿
螺旋槳應為三葉片自清洗式,由不銹鋼316材料整個鑄造。且經G6.3級動平衡檢驗合格。螺旋槳與軸之間應用鍵連接傳動,轉動時不會松動。螺旋槳軸和所攪拌的介質應完全隔離。
(4)軸
回流泵的軸應由耐磨不銹鋼制造,螺旋槳和電機軸應能承受所有軸向和徑向荷載。螺旋槳軸應受機械密封完全保護,與攪拌介質隔離。
(5)軸封
在回流泵電機和螺旋槳之間配備應有一個機械密封和兩個徑向密封環,徑向密封環置于青銅套管上,能對機械密封提供額外的保護且非常方便更換。徑向密封環和機械密封之間的腔體內充滿油脂。機械密封的密封面材質為碳化硅。安裝在電機油腔和齒輪箱油腔之間的密封為一對徑進向密封環。
機械密封應均采用碳化硅/碳化硅,介質酸堿度范圍為pH4~10。
機械密封的設計使用壽命應大于35000小時。
機械密封的設計應可承受正、反二向轉動,不會帶來不良后果。
(6)軸承
回流泵軸應置于兩個滾珠軸承之上,能承受徑向和軸向的力。軸承的設計壽命為100,000小時。
(7)潛水電機設計特性
潛水型三相鼠籠型異步電機,防護等級應為IP68,F級絕緣等級B級溫升,電機軸和轉子經動、靜平衡測試合格,每分鐘的最大轉速不超過1500轉,400V±10%,3相,50Hz。允許電壓浮動范圍為±10%。泵和電纜能在最大30米淹深下連續工作而不漏水,最高允許液體溫度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