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羅茨風機 昨日是武漢市第19個環衛工人節。26日上午,武漢市市長萬勇邀請千名環衛工代表暢游園博園,并向全市3萬余環衛工人,致以節日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當天,武漢市城管委決定授予陳雙蓮等60名同志“武漢市城市美容師”榮譽稱號;授予王燕華等100名同志“武漢市先進市容環衛工作者”光榮稱號,以表彰他們默默無聞、甘于奉獻,用辛勤的勞動和汗水,裝點美麗城市。
剛剛獲得“先進市容環衛工作者”稱號的王凱是一名片區督導,家就住在園博園附近,他親眼見證了園博園從垃圾場一步步變成美麗的城市園林,“今天能免費游覽園博園,覺得非常激動。”
江岸區城管汽車隊的司機范良濤對園博園的感情更加復雜。2006年起,他負責每天把生活垃圾拉到園博園前身的金口垃圾場填滿。“每天有800多噸,足足有60多車。”范良濤說,當時這里污水橫流、蒼蠅亂飛,根本沒有人愿意靠近。現在變化真的好大,完全不敢相信現在變成這樣。
采訪團一行乘坐園博園的游覽車,依次觀看、欣賞園博園中117座風格各異、流派不同的絕美園林。采訪團一行還觀賞了來自英國、荷蘭、印度等10個國家的特色園林,以及由4位國際園林大師打造而成的大師園,“除了豪放大氣的北方園林、細膩婉約的江南園林,園博園還中還有巴蜀園林、嶺南園林、閩南園林等82個頗具地域特色的城市園林,”園博園講解員聞雙告訴記者,“觀一城可賞天下園林”。
本屆園博會選址武漢張公堤,園區總面積超過213公頃,游客不僅能賞遍天下園林,還能與各種尖端園林科技、世界級大師作品來一次親密接觸。
隨后,采訪團參觀位于武漢園博園北路8號的長江文明館,了解歷史與科技交匯的成果。據介紹,長江文明館包括自然廳、人文廳、體驗廳、臨時展覽等版塊。在長江展示區域,青銅器、編鐘以及小數民族服飾等古代文化,吸引了不少媒體采訪團人員駐足欣賞。“長江沿線流域的文化十分發達,武漢把這些文化集中起來展示,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參觀長江文明館真是不虛此行。”膠東在線編委產業發展中心主任徐旭明向記者說道。
長江文明館由德國生態建筑設計師設計,館舍展覽面積1.28萬平方米,展廳最大使用人數為6500人,不僅填補了中國沒有一座集中收藏、展示、研究長江流域自然生態和人類文明的博物館的空白,也填補了武漢市沒有自然博物館的空白。
管中精美的文物展品、創新的展示方式、奇妙的體驗之旅、人性化的服務,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強烈的視覺沖擊、巨大的心靈震撼和深刻的精神洗禮。長江文明館將成為展示長江文明的新窗口,旅游觀光的新景點,城市形象的新標志,生態文明和產業發展的新平臺。
據悉,本屆園博會將持續至明年5月份,展會期間將舉辦“公園?城市?生態”高層論壇、以及參展城市活動周等多項活動。閉幕之后,園區將永久保留,供市民游覽休憩。